中国古代最珍贵的七枚金质古钱币,看看你家有没?

中国古代最珍贵的七枚金质古钱币,看看你家有没?

在中国,虽然金子的出现比古埃及人发现并使用黄金的时间点要晚,但金子出现后受到的追捧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的开端。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当时流通于市面的金属货币大致分为三种:铜质、银质和金质。

贝币,最早出土发现早在夏晚期,当时主要以天然海贝为主,商周时代普遍流行,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金属贝,其中以金贝最为珍贵。

战国楚金郢爰

“郢爰”金版一枚,直径约21.8mm,重28.15克。刻有铭文"郢爰",制作于今湖北省。铸造方法原始,是将黄金做成版或饼状,再用印戳打上文字。此为中国货币史上首款形制确定的金质货币。单一小方块罕见,两枚以上方块合一的情况则是非常罕见。金版整体保存完好,金色纯正,包浆自然,极美品

明末起义军钱西王赏功金质

西王赏宫金质,直径50.4mm,重48.6g,为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于四川铸造,此币按照材质上可以分为金、银、铜三种材质,是用于奖励有功将士的纪念币,并不能实时使用。存世极为稀少,位列中国古钱币五十名珍之一,目前出土发现总数不及十枚,分别2金、2银、2铜。

北宋淳化元宝佛像金钱

北宋“淳化元宝”背“三佛”供养金币,直径:41.68mm,重量:42.50g,另有银币和铜币存世,其中金币有背三佛和背双佛两类,宋太宗赵光义虔信佛教,于是铸了金佛币供奉到五台山,祈求佛祖保佑,属于供养钱,也称礼佛钱,存世极为稀少,尤为珍贵。

南宋金质乾道通宝小平宫钱

南宋金质乾道通宝小平宫钱一枚,直径22*1.6mm 重量8.4g,为金质宫钱,非一般流通币,南宋金银类宫钱多为吉语,材质以银质多见,金质极为少见,铸有年号者更是非十分稀少。此乾道小平宫钱据目前统计存世仅见2~3品,另有一品乾道元宝小平早年出土于浙江慈溪,现藏于浙江省慈溪市博物馆。

汉·金五铢

汉·金五铢钱一枚,直径:25.8mm重:8.2g,金五铢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含金量95%,与西汉金饼等同。关于金五铢的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上林三官开炉纪念品,一种认为是赏赐货币。

南宋·太平通宝宫廷赏赐金

南宋·太平通宝宫廷赏赐金钱一枚,直径:19mm重:6g,本品太平通宝宫廷赏赐金钱为天子所铸,铸造工艺极为精湛,穿郭周正,铸字古朴自然,字口清晰挺拔,极具南宋钱币书法特色,金色略白,实为南宋金钱中之佼佼者,再显宋吉语宫钱风采。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