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天鹅! Hi,鹿溪河!

你好,小天鹅! Hi,鹿溪河!

因为小天鹅多生活在环境优美的芦苇湖泊、水库和池塘中,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偶尔也换换口味进食少量水生昆虫、小鱼等。所以它的落地,也对水质、空气等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根据记录,小天鹅在四川省内其他地区也曾出现,但回溯上一次有文字记载小天鹅在成都现身的记录,已经是1980年出版的《四川省资源动物志第一卷》。

“小天鹅再次现身成都,可以说是一种惊喜。”

成都观鸟协会理事长沈尤分析,以小天鹅此类候鸟越冬路线来看,在我省川西北高原地区有少量运动痕迹,此前在广汉和绵阳也曾露面,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地越冬,成都平原可能只是越冬路线的一条分支。“所以时隔多年再次见到小天鹅,既是一种惊喜,也说明成都的生态环境不错,适合小天鹅越冬。”

此外,沈尤还表示,本次“露面”的小天鹅仅有三只,并非成群结队,这种情况也可能和正在施工的兴隆湖有关。“目前兴隆湖还没有完全蓄水完成,类似于浅水区,周围打围施工,也营造出湖中心相对安全的环境,湖内微生物、水生物也为小天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给,综合这些因素,小天鹅才会和成都久别重逢。”

大量候鸟“打卡”只因生态环境良好

“随着公园城市的建设,环境越来越好了,越冬的候鸟也越来越多了,每年9月到第二年3月在这里驻留。不只是兴隆湖,鹿溪河,苏码头(锦江正兴段)也有。”摄影师邵军最喜欢拍的就是鸟类,对于来天府新区越冬的鸟儿,他如数家珍。

小锦了解到,和小天鹅一样“打卡”天府新区的越冬水鸟还有很多。据了解,连续5年,在天府新区均观察到各类候鸟:

2017年在兴隆湖观察到灰雁和欧嘴噪鸥等26种水鸟;

2018年“兴隆湖现大量候鸟”的视频在网上爆红;

2019年初,鹿溪河生态区惊现众多红嘴鸥。

据成都市观鸟协会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的野生鸟类有52种,雁鸭类水鸟单次统计的最大数量超过3500只,还有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前来停留。

为何众多鸟儿选择天府新区打卡?公园城市建设之下,新区全域生态环境的逐步提升是重要原因。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天府新区已完成全域森林化建设15955.7亩,新增绿地6375亩。新区持续深化森林建设,高质量编制《天府新区森林生态建设发展规划(2021-2035年)》用于指导森林生态落地性建设,营建“六大类”生境森林,进一步改善新区森林质量,丰富新区生物多样性。

同时,天府新区深入实施河长制和空气治理工程。数据显示,自2017年4月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锦江、江安河、鹿溪河等三条主要河流水质从劣V类、V类提升到了III类。2020年,天府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5天,提前11天完成“十三五”和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目标任务。

此外,为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天府新区检察院还联合各部门共同发布《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开展“守护公园城市首提地”公益保护专项行动。

“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我们相信天蓝、山青、水秀的自然场景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候鸟们的打卡地,让更多珍稀鸟类做客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曹凘源

供图 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观鸟协会

视频 成都观鸟协会

编辑 唐元

校对 郑涵

审核 张婷婷 李影 庄伟伟

监制 吴东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