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20飞机”系列,包括歼-20、运-20、直-20这三个“20”项目已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最大骄傲,随后而来的还将有H-20项目。这四大航空类武器都带有20,可能与它们是在2000年之后研发有关。那么,在这四个“20”项目中哪个项目最成功呢?
要论先进技术集成、论战斗力,歼-20隐身战斗机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论机体大小、运力航程强弱,运-20则是毫无悬念的第一。这样看起来,三个“20”项目中首飞列装时间最晚、技术跨越程度最小、总体技术难度最小的直-20就显得平平无奇。而H-20因为还没有面世,因此无法相提并论。
但是,直-20却力压歼-20、运-20,被很多人视为现阶段最成功、最完美的20项目。直-20直升机是最成功的20项目,其原因也很简单,只因最快解决动力问题,无须分步走。直-20一开始就用上了标配发动机,直接一步到位,在初步列装时就完成了全部性能指标要求,这一点是歼-20、运-20都没有做到的。
歼-20和运-20在发动机上都采取了两步走甚至是多步走的战略,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这两个20项目的整体研发速度,为此它们都只能在试飞和初步列装阶段使用现有发动机暂时顶替。
歼-20的标配发动机——WS-15至今仍然未见踪影,距离正式装机似乎仍有很长一段时间。为此歼-20只能在试飞、量产初期采用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如今则逐步过渡为WS-10“太行”系列发动机,
幸亏WS-10“太行”在经过10余年磨砺成熟后开始进一步生长,各种改型不断,足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歼-20对发动机性能的苛刻要求,虽然它肯定不是歼-20最理想的发动机,但却是现阶段唯一最合适的。
运-20在发动机选择上也和歼-20拥有类似困境,由于WS-20发动机研发速度跟不上,还由于长期饱受大型运输机缺乏之苦,运-20的研制并没有等待更先进的国产发动机,而是一开始就使用了俄制D-30KP发动机,而且我国为了配套轰-6K和运-20的生产,从俄罗斯进口了上百套D-30KP发动机。
在逐步扩大量产规模后则开始使用国产化的D-30KP——WS-18填补前者的数量缺口。一直到去年换装WS-20的运-20成功首飞后,运-20才可以说逐步解决了在发动机领域落后的问题。
相较于歼-20战斗机和运-20战略运输机在选用发动机上的无奈和妥协,直-20则不存在动力系统问题,直-20的动力系统解决虽然谈不上非常顺利,但对比来看也是水到渠成的。
直-20装备的是国产涡轴-10发动机,有资料指出,作为目前国产最强涡轴发动机,它的持续最大功率达到1600千瓦左右,紧急功率更是超过2000千瓦,性能指标毫不逊色于现阶段“黑鹰”、“阿帕奇”等直升机装备的T700-GE-701D发动机,部分性能甚至还有所超出。
以往国产直升机在动力上普遍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直-10武装直升机装备的涡轴-9在性能上并不够用,后历经10多年的持续改进涡轴-9改才逐步跟上直-10的需求。直-18/直-8G乃至直-8L等大型运输直升机如今风头十足,运输性能强悍,但使用的却是加拿大普惠公司1251千瓦的PT6B-67A发动机,动力系统从国外引进,很容易被掐脖子。而使用国产涡轴-6C发动机的新型低成本直-8C,在性能上则明显要处于下风。
动力澎湃、技术先进的涡轴-10发动机的出现,赋予了直-20直升机强大充沛的动力,也第一次让中国国产直升机在第一时间用上了最匹配的国产涡轴发动机,改变了以往中国国产直升机普通带有国产“心脏病”的问题。如今随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实力的增强,涡轴-9改、涡轴-10等型号的相继成熟,中国国产军用直升机发动机彻底国产化不再是痴人说梦,未来将彻底摆脱对国际产品的依赖。
当然,在涡轴发动机领域,我们还不能沾沾自喜。美军已开始计划为“黑鹰”、“阿帕奇”换装新一代发动机——GE的T901-GE-900发动机。其采用了很多超前、领先、开创的技术设计,发动机功率、功重比、减重效果、节油效能、寿命等方面比现有的T700系列发动机进步显著。我们在拼尽全力后才达到的高度,美国却已经在此停留了很多年,并且已开始攀登一个新的高峰,所以未来我们还是不能停下追赶的步伐。
发布于: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