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至今保存着一些明代以来的藏传佛教、道教及其他相关古建筑遗存,这些建筑木构上既保留有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原构彩画,也有16至19世纪历代的补修重绘,还有近代的重建新绘。这些遗存为我国地方性建筑彩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例证。文章从民族民间美术科学研究和保护的角度出发,展开了河湟地区古建筑彩画的考察与分析,为当地当代的建筑文物保护与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方法,获得了河湟地区古建筑彩画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各类文献资料,对九处古建筑群内五十座单体建筑的木构彩画进行了图像学个案分析,从彩画的结构、纹样、色彩等方面辨析建筑彩画的风格特征。对其艺术风格形成的流与变进行美术风格学的探索研。究结果发现:河湟地区的建筑彩画面貌既有明清时期中原官式建筑彩画的样式,也融入了包括藏传佛教性质的藏式彩画纹样与形象,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历史地方性风格特征。藏式建筑装饰与中原建筑彩画并存、碰撞,最终融合而形成河湟地区建筑彩画藏汉融合式风格。 河湟地区建筑彩画从微观角度反映着历史上从官方到民间的藏汉文化交融过程,是藏汉交流的历史见证?这些活态的形象表明,交流互补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各民族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进行了生态性的文化合作共创,成为中华民族多元统一文化格局中的有机成分。
展开▼
著录项
作者
王晓珍;
展开▼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展开▼
授予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学科
美术学
授予学位
博士
导师姓名
王宁宇;
年度
2013
页码
总页数
原文格式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关键词
古建筑,木构彩画,风格特征,文化交融,藏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