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欄有學習任務,請閱讀後回答問題。
歡迎練習!您未登入,故不會儲存本次練習結果
為什麼說謊?
從小,父母和老師教導我們要誠實,說謊是不對的。然而,成長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說過謊。從小孩謊稱自己沒有偷吃糖果,到成人社會中的各種謊言,說謊似乎成為人類行為的一部分。為什麼我們會說謊?這不只是道德問題,也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際關係。
小木偶說謊鼻子變長的故事,反映誠實是美德的價值觀
圖片來源:Giorgio Scapinelli, CC BY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說謊的主要原因如下:
自我保護——為了避免懲罰或尷尬:一名學生在考試中作弊,當老師懷疑他時,他本能的否認,因為承認錯誤可能會帶來懲罰。這樣的謊言往往源自害怕被責備或丟臉,而選擇隱瞞真相。
獲取利益——想得到更多的好處:說謊有時是一種手段,能幫助人獲得金錢、權力或其他好處。例如,求職者可能誇大自己的經歷,以增加錄取機會;商人可能誇大產品效果,以吸引更多顧客。這類謊言出於自私,但卻相當普遍。
維持人際關係——善意的謊言:有時候,說謊是為了不讓別人受傷。例如,當朋友問:「我今天的髮型好看嗎?」即使我們覺得不太適合,也可能會回答:「很好看!」這類謊言被稱為「白色謊言」或「善意的謊言」,目的是維護和諧,而非傷害他人。
社會壓力與期待——為了符合他人期望:在社會上,人們常常覺得需要裝作比實際更成功。例如,一位學生可能誇大自己的成績,因為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一名上班族可能誇大自己的薪資,以獲得朋友的羨慕。這些謊言源於社會壓力,使人們不自覺的美化自己。
習慣性說謊——謊言成為日常:有些人說謊成為習慣,常不自覺的扭曲事實。例如,某些騙子或詐欺犯,他們長期說謊,以至於自己都相信了自己的謊言,最終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然而,無論動機為何,謊言都會影響人際關係。誠信是一種長期累積的資產,一旦被破壞,想要重建就變得困難。對於社會而言,若人們習慣說謊,則會造成整體信任下降,甚至影響經濟與法律秩序。
學 習 任 務
童話故事中,小木偶說謊鼻子就會變長,這是仙女對說謊行為的處罰。現實生活中,說謊又會是怎麼回事?
1. 根據文章,以下哪一種情境最符合「善意的謊言」的定義?
求職時誇大自己的經歷並不欣賞朋友的髮型,仍稱讚其好看學生考試作弊後謊稱自己沒作弊商人誇大產品效果以吸引顧客
2. 文章提到「社會壓力與期待」會促使人們說謊,以下哪一種說法最符合這個概念?
為了不讓朋友受傷而隱瞞真相誇大自己的成績以符合父母期待商業競爭中誇大產品效果犯罪分子因習慣性說謊而欺騙別人
3. 以下哪些因素是文章提到人們說謊的主要原因?(複選)
(1)自我保護(2)獲取利益(3)維持人際關係(4)厭惡誠實
4. 根據文章內容,下列哪幾種行為屬於「習慣性說謊」的例子?(複選)
(1)一名業務員誇大產品功效以吸引顧客(2)一名詐騙犯長期編造故事,甚至自己都相信了謊言(3)一名學生考試作弊後謊稱自己沒有作弊(4)一個孩子經常偷吃糖果,卻總是說「不是我吃的」
5. 文章認為說謊會影響人際關係,簡述為何說謊可能導致信任下降?
請繼續閱讀「說謊的代價」。